装修这事儿,好比走迷宫,一不留神就踩坑。
我家那次装修,原本以为预算稳稳当当,结果硬是凭空多掏八万块。
为啥?
全是那些“恶意增项”搞的鬼,合同里没写的项目,后期一开工就冒出来要钱,不给就停工或偷工减料。
真是哑巴吃黄连——有苦说不出。
今天就聊聊这些坑,帮大家避开冤枉钱。
拆改阶段最容易藏猫腻。
铲墙皮是个典型,施工前没细说铲多深,结果工头一句“得铲到砖层”,账单翻倍涨。阳台保温层铲除也是雷区,报价单上轻描淡写,开工后才发现贴砖要另加钱。还有垃圾装袋,工人一句“不装袋不搬”,就得自己掏腰包。
这事儿就像买菜缺斤少两,暗地里挖你钱包。
水电改造更是重灾区。
计价方式没谈妥,事后按米算价,瞬间超支。
打孔、补线槽这些小项目,合同里不写,临时加价跟打劫没两样。
材料上也得盯紧,工头说好进口管线,结果换成杂牌,验货时发现不对头,已经晚了。
水电就是房子的经脉,弄不好后患无穷。
瓦工和油漆阶段也暗藏玄机。
墙面找平厚度不说清,施工时“建议增厚点”,费用就上去了。
瓷砖开孔、海棠角这些活儿,事前不报价,干完再讨钱。
油漆品牌型号模糊不清,工长偷梁换柱,等你闻到异味才后悔。
卫生间防水更是个坑,淋浴区高度、闭水试验时长,没写进合同就漫天要价。
说到底,防坑秘诀全在签合同前。
别信什么“零增项”鬼话,白纸黑字写明白:项目明细、材料品牌、收费方式。
水电改造要一口价包干,拆改范围得拍照确认。
签完字再想改,难如登天。
装修不是赌局,提前算清楚,省下的钱够买家电了。
吃过亏才懂,省钱不是抠门,是精明。
装修这事,一分钱一分货,但别让黑心工头钻空子。
看完这些,下次开工前,合同扒拉明白,每分钱花得值当。
咱老百姓挣钱不易,别让恶意增项坑了血汗钱。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