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活中,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手抖、动作变慢、肢体僵硬等情况,这可能是帕金森找上了门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帕金森的发生与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、脏腑功能减退密切相关,并非突然出现的病症。
肝肾亏虚是引发帕金森的重要原因。中医认为 “肝主筋”“肾主骨生髓”,随着年龄增长,肝肾之气逐渐衰退,就像树木失去滋养会变得干枯一样。肝肾不足会导致筋脉得不到充分濡养,出现肢体震颤、僵硬等症状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会加速肝肾精气的消耗,增加患病风险。
气血不足也会诱发帕金森。气血是维持身体正常活动的基础,若脾胃功能减弱,气血生成不足,就会导致肢体失于濡养。很多人长期饮食不规律、挑食偏食,容易造成脾胃虚弱,进而影响气血生成,出现动作迟缓、乏力等表现。
情志失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长期处于焦虑、抑郁、精神紧张的状态,会导致肝气郁结,气血运行不畅。中医认为 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”,气血瘀阻会影响筋脉的正常功能,诱发或加重震颤、僵硬等症状。
虽然帕金森会给生活带来不便,但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改善症状、延缓进展。调理肝肾是核心,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食物,如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等,同时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充足睡眠,让肝肾得到充分休养。
调理脾胃、补足气血同样重要。饮食上要做到规律均衡,多吃山药、小米、红枣等健脾益胃的食物,促进气血生成。此外,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关键,通过散步、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,让气血运行通畅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医调理需要长期坚持,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方案。只要找对方法、用心调养,就能有效改善帕金森带来的不适,提高生活质量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