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梁国都城,金銮殿上,北戎使者巴图汗雄壮的身影如同铁塔般矗立。
他带来的不仅是塞外凛冽的风霜,更有一份令朝野震动的求娶国书。
国书上,赫然写着长公主李萱的名字。
父皇,大梁的皇帝,素来将我视若掌上明珠,如今却要将我远嫁异族,他的眼中,满是挣扎与不舍
然而,国事为重,和亲之事势在必行,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。
01“陛下,北戎使者求娶长公主李萱和亲,此事,万万不可!”御史大夫王大人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,声泪俱下。
金銮殿上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我站在屏风之后,听着殿内大臣们的激烈争论,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。北戎使者巴图汗,一个身形魁梧,面容粗犷的汉子,此刻正傲然立于殿中央,他那双锐利的鹰眼扫过群臣,带着几分不屑与挑衅。
父皇坐在龙椅上,脸色阴沉,龙袍下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焦躁。“王爱卿,你可知北戎此次来势汹汹,若无和亲之举,恐生战事?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,却掩不住帝王的威严。
“陛下!”兵部尚书张大人出列,拱手道:“北戎铁骑素来骁勇,近年来更是野心勃勃。若能以和亲换取边境数十年太平,实乃社稷之福。只是……长公主殿下金枝玉叶,自幼受陛下疼爱,且聪慧过人,文武兼修,若能留在朝中辅佐,必是陛下之臂助。”
这些话,我听了无数遍。自幼,父皇便对我寄予厚望,亲自教导我诗书兵法,甚至允许我旁听朝政。他常说,若我不是女儿身,必能成为一代明君。这份偏爱,让我既感荣幸,又觉压力。如今,这份“优秀”却成了我即将远嫁的理由。
巴图汗冷哼一声,用生硬的汉话说道:“大梁皇帝,我北戎大汗仰慕长公主才华,愿以重礼求娶。若贵国不愿,我北戎大军随时可饮马长江!”他的话语嚣张至极,殿内群臣敢怒不敢言。
父皇猛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,怒道:“放肆!你北戎虽强,我大梁亦非软弱可欺!”
巴图汗却不为所动,只是盯着父皇,眼中带着一丝嘲讽。“和亲,乃两国之谊。我北戎仰慕大梁文化,愿结百年之好。若大梁皇帝连一位公主都舍不得,那便怪不得我北戎刀剑无眼了。”
殿内陷入死寂。所有人都明白,北戎不是在求娶,而是在逼迫。他们点名要我,正是看中了我在大梁的地位和影响力,以此来削弱大梁的未来。
我站在屏风后,指尖冰凉。我能感受到父皇的为难,他爱我,但他更是皇帝,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安危。和亲,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。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,疼得喘不过气来。我自幼便知,生在皇家,享受着无尽的尊荣,也意味着要承担常人无法想象的责任和牺牲。
父皇的目光转向屏风,虽然看不清我的脸,但我知道,他此刻正在看我。他的眼神里,一定充满了痛苦和愧疚。我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。我告诉自己,无论如何,我都要坚强,不能让父皇看到我的软弱。
“陛下,此事关乎国运,还请陛下三思。”丞相刘大人出言,他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在提醒父皇,不要意气用事。
父皇闭上眼睛,良久才缓缓睁开。“退朝!”他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疲惫。
群臣躬身行礼,鱼贯而出。巴图汗却不急着离开,他深深地看了屏风一眼,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,才转身离去。
我看着父皇孤独的背影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。他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上,看似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却也承担着最沉重的责任。
02回到我的长乐宫,宫女们都噤若寒蝉,小心翼翼地伺候着。我知道,朝堂上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后宫。
我坐在窗边,望着窗外盛开的梨花。这些花,每年春天都会如期绽放,洁白如雪,美得令人心醉。可我知道,我或许再也看不到几个春天的梨花了。
“公主,您……您还好吗?”贴身侍女翠儿轻声问道,眼中带着担忧。翠儿从小跟着我,情同姐妹。
我摇了摇头,示意她不必多言。我的思绪飘得很远。我叫李萱,大梁长公主。自幼便是父皇最疼爱的女儿。他常说,我身上有他年轻时的影子,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他教我骑射,教我兵法,甚至允许我随他出巡边境,了解民生疾苦。我不是那种只懂琴棋书画的娇弱公主,我更喜欢在校场上挥汗如雨,在书房里与夫子探讨治国之道。
我深知,父皇之所以如此培养我,除了爱女之心,更有一份对大梁未来的深谋远虑。他膝下除了我,还有一位皇子,便是我的弟弟李澈,太子之位已定。但澈儿性情温和,更偏向文治,缺乏几分果决。父皇或许是希望我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,在将来辅佐太子。
然而,所有的一切,都可能因为这次和亲而改变。
我闭上眼睛,脑海中浮现出巴图汗那双充满侵略性的眼睛。北戎,那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,风俗迥异,气候恶劣。我若去了那里,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命运?是成为一个政治联姻的牺牲品,还是能为大梁争取到真正的和平?
我从小便被教导,公主的婚姻,从来不是为了个人幸福,而是为了国家大义。我理解这个道理,也做好了准备。只是,当这一刻真正来临,心中的不甘和恐惧还是如潮水般涌来。
翠儿见我不语,便默默地为我沏了一杯热茶。茶香袅袅,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寒意。
就在这时,一道熟悉的脚步声传来。我抬头,只见我的妹妹,二公主李若,带着她的侍女走了进来。
李若比我小三岁,生得娇小玲珑,容貌秀丽,性情活泼可爱。她不像我这般热衷于朝政兵法,更喜欢在后花园里扑蝶赏花,与宫女们嬉笑玩闹。父皇对她也是极尽宠爱,却与对我的那种期许不同,更多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溺爱。
“皇姐!”李若一看到我,便快步走过来,拉着我的手,小脸上满是担忧。“我听说了,北与对我的那种期许不同,更多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溺爱。
“皇姐!”李若一看到我,便快步走过来,拉着我的手,小脸上满是担忧。“我听说了,北戎使者要娶你和亲?父皇他……他怎么会答应呢?”
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,眼眶也有些泛红。我拍了拍她的手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。“傻妹妹,这是国事,哪有父皇答不答应的道理?”
“可是,可是……”李若急得跺脚,“皇姐你那么好,那么聪明,去了北戎,他们那些野蛮人懂什么?他们一定会欺负你的!”
我心中一暖。至少,我的妹妹是真心为我担心的。
“好了,别说傻话。”我轻声安抚道,“和亲之事,还未最终定夺。况且,就算真要我去,我也不会让他们欺负的。”我的语气坚定,仿佛在给自己打气。
李若却不信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“皇姐,我听说北戎的人都长得凶神恶煞,吃生肉喝烈酒,他们那里没有我们大梁的锦衣玉食,没有丝绸绫罗,只有漫天风沙和冰天雪地。”
她的话让我心中一紧。这些,我何尝不知?只是,我不能表现出丝毫的退缩。
“好了,你回去吧。别在这里胡思乱想了。”我不想让她看到我的脆弱,也不想让她为我担心。
李若却不肯走,她抱住我的手臂,哀求道:“皇姐,你跟父皇说说,你不要去。你那么厉害,一定有办法的,对不对?”
我苦笑。在国家大义面前,个人的能力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?
03接下来的几日,整个皇宫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。父皇每日早朝后,都会召见几位心腹大臣,在御书房里议事,一谈便是几个时辰。我知道,他们商议的无非就是和亲之事。
我曾想过主动请缨,向父皇表明我愿意为国牺牲的决心。然而,我又有些犹豫。我怕我的主动,会让他更加痛苦。他对我寄予厚望,而我却要以这种方式离开,他定会心如刀绞。
这天傍晚,父皇突然宣我到御书房。
我穿戴整齐,跟着内侍来到御书房。推开门,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。父皇坐在书案后,手里拿着一本奏折,却迟迟没有翻开。他的脸色比前几日更加憔悴,眼底布满了血丝。
“萱儿,你来了。”父皇抬起头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。
我上前行礼。“父皇万安。”
他示意我坐下,然后挥退了所有侍从。御书房里只剩下我们父女二人。
“萱儿,”父皇放下奏折,双手撑着额头,深深地叹了口气,“北戎的使者,态度强硬。他们坚持要娶你,否则便要兵戎相见。”
我的心猛地一沉。果然,最坏的局面还是来了。
“父皇,女儿明白。”我轻声说道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“若能以女儿一人之身,换取大梁边境的太平,女儿万死不辞。”
父皇猛地抬头,眼中充满了痛苦。“傻孩子!你可知北戎之地,苦寒贫瘠,风俗野蛮?你自幼养尊处优,如何能适应那样的生活?父皇又怎舍得你远嫁异乡,受那份苦楚?”
他的声音带着哽咽,眼眶也有些泛红。我看着他,心中百感交集。我知道,他是真的爱我,是真的不舍。
“父皇,女儿不惧苦寒,不畏艰险。女儿自幼便受父皇教导,深知身为皇室子女的责任。若女儿能为大梁做出贡献,便是女儿的荣幸。”我跪了下来,语气坚定。
父皇连忙起身,将我扶起。“萱儿,你别这样。是父皇无能,无法护你周全。”
“父皇何出此言?”我握住他的手,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,此刻却带着一丝颤抖。“父皇乃大梁之主,为国为民,鞠躬尽瘁。女儿能为父皇分忧,是女儿的福气。”
父皇看着我,眼中泪光闪烁。他将我搂入怀中,紧紧地抱着我,仿佛要将我揉碎在骨子里。
“萱儿,父皇真的舍不得你。”他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,带着浓浓的父爱和无奈。“你是我最骄傲的女儿,父皇本想留你在身边,让你辅佐太子,成为大梁的栋梁。如今……如今却要将你送走。”
我感受着他颤抖的身体,心中酸楚难言。我何尝不想留在父皇身边,何尝不想亲眼看着大梁在我的辅佐下日益强盛?可是,命运弄人,我生来便注定要成为政治的棋子。
“父皇,您别难过。女儿会好好照顾自己,定不会让您失望。”我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坚强,不想让父皇更加自责。
父皇松开我,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。“萱儿,你可知,北戎大汗年近五旬,膝下已有数子。你嫁过去,恐怕……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其中的深意,我心知肚明。嫁给一个垂暮的老人,成为他的众多妻妾之一,还要面对北戎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,我的未来,将充满未知和凶险。
我的心微微一颤,但很快便被我压了下去。“父皇,无论面对何种境遇,女儿都会尽力而为。女儿是大梁的公主,绝不会辱没大梁的国威。”
父皇看着我,眼中满是欣慰,却也夹杂着更深的痛苦。“好孩子,我的好孩子……若能有其他办法,父皇绝不会让你去冒险。”
我看着父皇疲惫的脸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,想要替他分担这份重担。我知道他正在苦苦思索,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。但我明白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有时别无选择。
04然而,父皇终究是皇帝。他爱我,但他更爱他的江山社稷。他无法眼睁睁看着我跳入火坑,却也无法承担与北戎开战的后果。
这日,我偶然听见宫女们窃窃私语。她们说,父皇最近常常召见淑妃娘娘,也就是李若的生母。淑妃娘娘虽然得宠,但向来不干预朝政。她的出现,让我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。
我叫来翠儿,吩咐她去打探一下消息。翠儿很快便带回了零碎的片段。
“公主,奴婢听说……听说陛下最近常常去淑妃娘娘的宫里,和娘娘说了很多话。还,还召见了礼部尚书,问了些回了零碎的片段。
“公主,奴婢听说……听说陛下最近常常去淑妃娘娘的宫里,和娘娘说了很多话。还,还召见了礼部尚书,问了些关于和亲的规矩。”翠儿小心翼翼地说道。
“和亲的规矩?”我皱起眉头。“和亲规矩无非是那些,有什么好问的?”
翠儿犹豫了一下,才继续说道:“奴婢还听说,陛下问了,若是……若是和亲的公主,并非长公主,可不可以?”
我的心猛地一跳。父皇在打什么主意?
我立刻想到了李若。她是我唯一的亲妹妹,父皇对她宠爱有加,却是一种与对我截然不同的宠爱。对我是期待和培养,对她则是无尽的娇宠和保护。
李若生性单纯,不谙世事。她长得像淑妃娘娘,娇俏可人,天真烂漫。她喜欢穿漂亮的衣裙,喜欢在花园里追逐蝴蝶,喜欢听宫里的戏子唱曲儿。她对诗书兵法毫无兴趣,也从未关心过朝堂上的风云变幻。她就像一朵温室里的花朵,被父皇和淑妃娘娘精心呵护着。
想到这里,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。父皇不会……不会是想让李若代我出嫁吧?
这个念头一浮现,便如同野草般在我心中疯长。如果真是这样,那父皇的痛苦和挣扎,就有了新的解释。他舍不得我,所以想到了让李若去代替。
可是,李若那么娇弱,她如何能承受北戎的艰苦?她又如何能在陌生的异族面前,维护大梁的尊严?她连宫里的风吹草动都能吓得花容失色,更何况是北戎那种充满血腥和权谋的地方。
我越想越觉得心惊。我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。李若虽然天真,但她毕竟是我的妹妹,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去送死。
我决定去见父皇。
然而,我还没来得及行动,父皇的旨意便传到了长乐宫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二公主李若,秀外慧中,淑德贤良,特封为和硕公主,择日远嫁北戎,与北戎大汗结秦晋之好,永世修好。钦此!”
宣旨的内侍尖细的声音在长乐宫内回荡,如同惊雷一般,将我震得头晕目眩。
我呆立在原地,手中的茶杯“哐当”一声摔落在地,碎成了几瓣。茶水洒了一地,如同我此刻破碎的心。
“不!”我失声喊道。
内侍宣完旨,便匆匆离去,只留下我一人,在空旷的宫殿里,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击得粉碎。
李若……我的妹妹……她竟然被父皇封为和硕公主,代我远嫁北戎!
我感到一阵天旋地转。父皇,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?他怎么能让那么娇弱的李若去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?
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李若天真烂漫的笑容,她对我的依赖,她对未来的憧憬。她还那么年轻,她还没有真正见过外面的世界,她甚至连宫墙都没出过几次。
我不能!我绝不能让李若代我去和亲!
我的心如同被烈火灼烧,又如同被冰水浇灌,痛苦,愤怒,自责,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,几乎将我撕裂。
我猛地冲出长乐宫,不顾一切地向御书房的方向跑去。
05我冲到御书房外,守门的侍卫拦住了我。“公主殿下,陛下正在与淑妃娘娘和二公主议事,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。”
“滚开!”我怒吼道,生平第一次如此失态。我用力推开侍卫,闯进了御书房。
御书房里,父皇坐在书案后,脸色苍白。淑妃娘娘坐在他身旁,眼眶红肿,显然是哭过。李若则跪在父皇面前,她的头低垂着,娇小的身躯微微颤抖,肩膀还在抽泣。
听到我的声音,他们都猛地抬头。
“皇姐!”李若看到我,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,猛地扑了过来,抱住我的双腿,哭得梨花带雨。“皇姐,我不要去!我不要去北戎!我害怕!”
她的哭声如同锥子般,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。
我紧紧地抱住她,心疼得无以复加。我看着父皇,眼中充满了质问和不解。
“父皇!您为何要如此做?”我的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。“您为何要让李若去代我和亲?她那么娇弱,她如何能承受北戎的艰苦?她根本不懂这些!”
父皇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和愧疚,他避开了我的目光。
淑妃娘娘起身,走到我面前,拉着我的手,哭着说道:“萱儿,你别怪你父皇。陛下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啊!北戎指名要公主和亲,若是不答应,战火一开,生灵涂炭。陛下他……他舍不得你,你自幼聪慧,将来是要辅佐太子的。若你走了,太子身边便少了一位得力臂助。”
“所以,就让李若去送死吗?”我甩开淑妃娘娘的手,声音冰冷。
“萱儿!”父皇猛地拍案而起,怒视着我,“你这是什么话?和亲是为了两国邦交,何来送死一说?”
“父皇!您自己心里清楚!”我毫不退让地与他对视。“北戎大汗年迈,妻妾成群,李若去了,便是羊入虎口!您明知如此,为何还要将她推入火坑?”
我的话像刀子一样,扎进了父皇的心里。他的脸色变得铁青,却无法反驳。
“萱儿,你放肆!”淑妃娘娘厉声喝道,“陛下乃一国之君,他的决定岂容你置喙?”
“我放肆?”我冷笑一声,“我若不放肆,谁来替李若说话?谁来替她承担这份不公?”
李若紧紧地抱着我,哭得几乎昏厥。她的眼泪浸湿了我的衣襟,也浸湿了我的心。
我看着父皇,他的眼中充满了挣扎、痛苦、愧疚,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解脱。他舍不得我,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另一个女儿。
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父皇的“两全其美”是什么。他认为,我精明强干,将来可以辅佐太子,是国家的栋梁。而李若,虽然是公主,但在他心中,她的价值远不如我。她更像是一个可以被牺牲的棋子,用来保全他最看重的那个。
这巨大的不公,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心寒。
我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父皇,扫过淑妃娘娘,最后落在紧紧抱着我,哭得不能自已的李若身上。
我的妹妹,她不该承受这一切。
我猛地推开李若,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,跪倒在地。
我的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大理石地板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我抬起头,目光坚定地望向父皇,声音洪亮,字字铿锵:“父皇!女儿愿意去和亲!”
06 我的话音刚落,整个御书房陷入一片死寂。父皇的脸色由青转白,又由白转青,他震惊地看着我,仿佛从未认识过我一般。淑妃娘娘捂住嘴,发出一声惊呼。而李若,则停止了哭泣,她呆呆地看着我,眼中充满了不解和茫然。
“萱儿!你……你这是何意?”父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我再次磕头,声音坚定而清晰:“父皇,女儿愿意去北戎和亲。李若她年幼无知,性情单纯,从未涉足朝政,更不了解北戎风俗。若她去了,恐难担大任,甚至会辱没我大梁国威。而女儿自幼跟随父皇学习,对北戎亦有所了解,女儿有信心,能为大梁争取到最大的利益,维护我大梁的尊严!”
我抬起头,直视父皇的双眼。我知道我的话很重,但我必须说。我不能让李若去送死,更不能让父皇的错误决定,葬送大梁的未来。
父皇的身体微微颤抖,他指着我,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他脸上的表情复杂到了极点,有震惊,有愤怒,有愧疚,更多的,是那种被我揭穿了内心深处秘密的狼狈。
淑妃娘娘回过神来,她冲过来,想要拉我起来。“萱儿,你快起来!别胡说八道!陛下都已经决定了,你妹妹去和亲,这是为了你好啊!”
我没有理会淑妃娘娘,只是固执地看着父皇。“父皇,女儿知道您舍不得女儿,想保全女儿。但女儿更是大梁的公主,女儿的使命便是为国分忧。若牺牲女儿一人,能换取边境安宁,能让太子无后顾之忧,女儿心甘情愿!”
我的话语掷地有声,字字句句都在敲击着父皇的内心。他无法否认我的能力,也无法否认我比李若更适合和亲。他之所以选择李若,不过是出于私心,出于对我的偏爱,以及对李若的“不重要”的默认。
父皇闭上眼睛,深吸一口气,再睁开时,眼中已多了一丝挣扎。“萱儿……你可知北戎大汗……”
“女儿知道!”我打断了他,“女儿知道北戎大汗年迈,知道他妻妾成群,知道北戎环境恶劣。但女儿也知道,北戎大汗虽然年迈,却野心勃勃,他点名求娶我,绝非仅仅是看重我的容貌,更是看重我背后的影响力。他想要的是一个能为他所用的聪明人,一个能震慑他部下的强硬女子。李若去了,只会成为他的玩物,而我去了,便能成为他无法小觑的对手!”
我的话让父皇猛地一震。他看着我,眼神复杂。他知道我说的没错。他一直培养我,就是为了让我成为这样的人。而现在,我将这份能力,用在了为自己争取和亲的“权利”上。
“皇姐……”李若终于开口了,她的声音很小,带着哭腔,“你……你真的要替我去吗?”
我转过头,看着她那张泪痕未干的小脸,心中涌起一股怜惜。“傻妹妹,你还小,你的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。北戎不适合你。”
“可是,我……”李若低下头,声音里充满了自责和愧疚,“我什么都不会,我去了,只会给皇姐你添麻烦。”
“你没有添麻烦。”我柔声说道,“你只需要好好地留在京城,替我照顾好父皇和母后,还有太子。这就是你最大的贡献。”
父皇终于开口了,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:“萱儿,你……你真的想好了吗?”
“女儿想好了。”我坚定地回答,“请父皇收回成命,让女儿代李若和亲!”
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。父皇的目光在我与李若之间来回徘徊。一边是他寄予厚望、聪明能干的长女,一边是他娇宠溺爱、天真无邪的幼女。他内心的挣扎,此刻达到了顶点。
最终,父皇长叹一声,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。“罢了……罢了!既然你心意已决,父皇便依你。但你记住,此去北戎,前路艰险,你一定要保重自己!”
我的眼中涌出泪水,不是因为悲伤,而是因为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。我终于成功了。
“谢父皇成全!”我再次磕头,这一次,我的心是自由的。
07 旨意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皇宫,甚至传到了朝野内外。长公主李萱主动请缨,代妹妹和亲北戎的消息,如同惊雷般炸开。有人震惊,有人叹息,有人敬佩,也有人暗自嘲讽。
父皇收回了册封李若为和硕公主的旨意,转而下旨,正式册封我为“昭德公主”,赐予我最高规格的公主封号和嫁妆,以示大梁的重视。
我的长乐宫里,气氛变得更加忙碌而沉重。宫女们为我准备着和亲的嫁妆,一件件精美的丝绸,一箱箱金银珠宝,都象征着大梁的富庶和对我的重视。
母后得知我主动请缨的消息后,立刻赶到长乐宫。她抱着我,哭得肝肠寸断。“我的萱儿啊!你为何如此傻?你可知北戎是何等苦寒之地?你去了,让母后如何能安心?”
我反手抱着母后,轻声安慰道:“母后,女儿不傻。女儿这样做!你为何如此傻?你可知北戎是何等苦寒之地?你去了,让母后如何能安心?”
我反手抱着母后,轻声安慰道:“母后,女儿不傻。女儿这样做,是为了大梁,也是为了李若。您放心,女儿会好好照顾自己,定不会让您和父皇失望。”
母后看着我,泪眼婆娑,却也看出我心意已决,便不再多言,只是默默地为我整理嫁妆,挑选最保暖的皮裘,最珍贵的药材,恨不得将所有好东西都塞给我。
李若也常常来看我。她不再哭泣,只是静静地坐在我身边,帮我整理衣物,眼中充满了愧疚和不舍。“皇姐,都是我不好,如果不是我那么没用,你就不用去北戎了。”
我轻抚她的发丝,微笑道:“傻妹妹,这不是你的错。这是我的选择,也是我的责任。你只要记住,好好地留在父皇母后身边,替我尽孝,便是对我最大的安慰。”
我知道,李若虽然天真,但她并非真的愚笨。她只是被保护得太好,从未经历过风雨。这次的事情,对她来说,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成长。
在准备和亲的日子里,我除了处理嫁妆事宜,还特意去拜访了几位曾经出使过北戎的老臣。我向他们详细询问北戎的风土人情、政治格局、部落关系,甚至连北戎大汗的性格喜好,我都一一打探清楚。我不能打无准备之仗,我要尽可能地了解我的“敌人”和我的“未来”。
我还特意去见了太子李澈。他对我即将远嫁之事,表现得非常不舍和担忧。
“皇姐,你真的要走吗?父皇已经答应了,可以换我……”李澈的声音有些哽咽。他虽然是太子,但性情温和,并不擅长权谋争斗。
我摇了摇头,笑着对他说:“澈儿,你乃大梁储君,未来的皇帝。你不能离开京城,更不能去涉险。你只需好好地学习治国之道,将来成为一位明君,便是对皇姐最大的支持。北戎之事,交给皇姐便是。”
我看着他,眼中充满了期许。我之所以选择主动和亲,除了保护李若,更重要的原因,是为了大梁的未来。太子性情温和,若无我在旁辅佐,将来面对北戎的虎视眈眈,恐难应对。而我去了北戎,便能成为大梁在北戎的一道屏障,一个眼线,一个能影响北戎决策的人。
和亲,对我而言,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个战场的开始。
在临行前的一晚,父皇再次召我到御书房。他拿出一份密函,交给我。“萱儿,这是大梁在北戎的暗线联络方式。此人是父皇多年前安插在北戎的细作,你去了之后,可设法与他联系。他会助你一臂之力。”
我心中一惊,没想到父皇早已布下暗棋。这让我对未来的北戎之行,又多了几分信心。
“谢父皇。”我接过密函,小心翼翼地收好。
父皇看着我,眼中充满了不舍和骄傲。“萱儿,你此去,务必保重。无论发生何事,你都是大梁的昭德公主,是父皇最骄傲的女儿。”
我再次跪下,向父皇磕了三个头。“父皇,女儿定不辱使命!”
08 启程的日子终于到来。大梁京城城门外,十里长亭,人山人海。父皇母后、太子李澈、妹妹李若,以及文武百官,都前来为我送行。
我身着大红嫁衣,头戴凤冠,却丝毫感受不到新嫁娘的喜悦。我的脸上带着一抹得体的微笑,向众人颔首致意。
“萱儿!”母后哭着扑过来,紧紧地抱住我。“我的孩子,此去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再见!”
我努力忍住眼中的泪水,轻声安慰母后。
父皇站在一旁,虽然努力保持着帝王的威严,但他的眼眶也已泛红。他拍了拍我的肩膀,千言万语,最终只化作一句:“保重!”
李若拉着我的手,小脸苍白,眼泪无声地流淌着。“皇姐,你一定要平安回来!”
我看着她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至少,我保护了她。
北戎使者巴图汗也在送行队伍中。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,身披厚重的裘皮,目光锐利地盯着我。当我的目光与他对上时,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,仿佛在说:你终于还是来了。
我没有退缩,回以他一个平静而自信的笑容。我告诉自己,从此刻起,我不再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公主,我更是大梁的使者,是我大梁的脸面。
送别的队伍绵延数里,直到我的车队缓缓驶出城门,消失在远方,父皇他们才黯然离去。
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,由大梁的护卫和北戎的骑兵共同护送。一路上,我坐在华丽的马车里,透过车窗,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。从繁华的京城,到广袤的平原,再到连绵的山脉,最终,进入了荒凉的塞外。
塞外的风沙确实比京城大得多,气候也更加寒冷。但我的内心却异常平静。我告诉自己,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新篇章,一个充满挑战,也充满机遇的篇章。
巴图汗偶尔会派人送来一些北戎的特色食物和饮品。我从不推辞,一一品尝。我深知,这是他对我的一种试探。我必须表现出我对北戎文化的包容和适应能力。
在路途中,我曾几次设法与父皇给我的暗线联络。然而,一路上的监视异常严密,我根本没有机会。这让我意识到,北戎人对我戒备森严,想要在北戎站稳脚跟,绝非易事。
我开始观察巴图汗。他虽然粗犷,但心思缜密,行事果决。他对我表现出一种介于尊重和审视之间的态度。他似乎对我的能力和智慧非常好奇。
有一次,车队经过一片被山贼劫掠过的村庄。北戎的士兵们对那些被洗劫一空的村民视若无睹。我却下令停车,拿出我的嫁妆中的一些粮食和药品,分发给那些无助的村民。
巴图汗看到我的举动,眉头微微一皱,但并未阻止。
“公主殿下,您此举有何意义?”他策马来到我的马车旁,沉声问道。
我平静地回答:“巴图汗,我大梁有句话,民为重,社稷次之。无论身在何处,百姓安居乐业,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。我虽远嫁北戎,但我亦希望能为北戎的百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,以示我大梁的仁德。”
巴图汗深深地看了我一眼,没有再说话,但他的眼神中,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。我知道,我的第一步,走对了。
09经过漫长的跋涉,我的和亲队伍终于抵达了北戎的王庭——狼牙城。狼牙城依山而建,城墙高耸,透着一股粗犷雄壮的气息。
北戎大汗亲自出城迎接,这无疑是对我极大的礼遇。我下了马车,抬头望去,只见一位身形高大,面容饱经风霜的男子站在城门前。他虽然年迈,但精神矍铄,目光锐利如鹰。他便是北戎大汗,我的未来夫君。
,只见一位身形高大,面容饱经风霜的男子站在城门前。他虽然年迈,但精神矍铄,目光锐利如鹰。他便是北戎大汗,我的未来夫君。
我按照大梁的礼仪,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。
北戎大汗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许久,然后哈哈大笑起来。“不愧是大梁的长公主,果然气度不凡!”他的声音洪亮,带着几分草原的豪迈。
巴图汗上前向大汗禀报了一路上的情况,特别是提到了我救济村民之事。大汗听后,再次看了我一眼,眼中多了一丝深思。
隆重的婚礼在狼牙城举行。我被册封为“阏氏”,是北戎大汗众多妻妾中地位最高的一位。婚礼上,我见到了北戎的各位王爷、部落首领,以及大汗的众多子女。他们对我充满了好奇和审视。
我的新婚之夜,并没有想象中的羞辱或不堪。大汗虽然年迈,但他对我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。他似乎更看重我的智慧和背景,而不是我的美貌。当晚,他只是与我聊起了大梁的风土人情,以及我平日里所学。
我表现得大方得体,对他的问题对答如流,甚至还巧妙地提及了一些大梁的治国方略。我能感受到,他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。
婚后,我的生活并不轻松。北戎的王庭,如同一个巨大的角斗场。大汗的妻妾们,为了争宠夺权,明争暗斗。他的儿子们,为了继承汗位,更是剑拔弩张。我这个来自大梁的阏氏,自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。
我没有急于站队,也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影响力。我选择先观察,先了解。我利用我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,悄悄地收集着王庭内部的各种信息。
我发现,北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。大汗虽然强势,但他的几个儿子各有势力,互相牵制。其中,巴图汗作为大汗最信任的将领,也是最有力的汗位竞争者之一。他虽然不是大汗的嫡子,但因为战功赫赫,深得大汗器重。
我尝试着与巴图汗建立联系。我发现他对我有一种特殊的兴趣,既有防备,也有欣赏。我利用我所学的大梁文化,向他介绍大梁的兵法、治国之道。我甚至会与他讨论一些北戎的军事策略,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。
渐渐地,巴图汗对我产生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。他开始向我请教一些事情,甚至会向我倾诉一些他的烦恼。我深知,这是我渗透北戎内部,掌握更多权力的机会。
与此同时,我也在暗中寻找父皇给我的暗线。经过数月的努力,我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,与那位潜伏多年的细作取得了联系。他是一位看似普通的账房先生,却掌握着北戎王庭的许多秘密。
通过他,我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情报,包括北戎大汗的身体状况,各位王爷的势力分布,以及北戎与周边部落的复杂关系。这些情报,让我对北戎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我开始运用这些情报,巧妙地介入北戎的政治斗争。我不再是那个被动和亲的公主,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,一个影响者。我为大汗出谋划策,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部落争端,赢得了他的信任。我也在巴图汗面前,展现我的智慧和能力,让他看到我对他未来汗位的价值。
我明白,我的目标不仅仅是活着,更是要为大梁争取到最大的利益,确保边境的和平。我必须在北戎站稳脚跟,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10 我的影响力在北戎王庭日益增长。我不再仅仅是那个来自大梁的和亲公主,而是被北戎人视为“智者”的昭德阏氏。大汗对我的信任与日俱增,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军政决策上,也会征求我的意见。巴图汗也对我越来越依赖,他将我视为他最信任的谋士。
然而,权力越大,危险也越大。一些对我不满的王爷和贵族开始暗中对我进行排挤和算计。他们嫉妒我得到的宠爱和信任,认为我一个外族女子,不应该在北戎王庭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。
其中,大汗的嫡长子,哈桑王爷,对我的敌意最为明显。他担心我的存在会威胁到他的汗位继承。他开始散布谣言,说我与巴图汗之间有不正当的关系,甚至暗中勾结,意图谋反。
这些谣言传到大汗耳中,引起了他的警惕。虽然他对我很信任,但汗位继承始终是他最为看重的事情。我感受到了危机。
我明白,哈桑王爷是想借机除掉我,削弱巴图汗的势力。我不能坐以待毙。
我利用暗线传来的情报,得知哈桑王爷与北戎的一个强大部落——黑狼部暗中勾结,意图在大汗病重之际发动兵变,夺取汗位。这个消息让我大为震惊。
我立刻将这个情报告知了巴图汗。他听后勃然大怒,但他为人谨慎,没有立刻轻举妄动。我们决定共同设下一个局,引蛇出洞。
我建议巴图汗假意与哈桑王爷合作,放出一些虚假消息,诱使哈桑王爷提早发动兵变。同时,我向大汗“无意”中透露了一些关于哈桑王爷与黑狼部往来的蛛丝马迹,但并未直接指控,只是让他心生疑虑。
大汗果然开始暗中调查。
不久后,哈桑王爷果然按捺不住,以为时机已到,便联合黑狼部,发动了兵变。他们趁着夜色,突袭狼牙城,想要一举夺取汗位。
然而,他们万万没想到,我和巴图汗早有准备。城内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,只等他们自投罗网。
一场激烈的战斗在狼牙城内爆发。我站在大汗身旁,冷静地指挥着守卫。巴图汗则带领精锐骑兵,冲入敌阵,与哈桑王爷和黑狼部展开厮杀。
哈桑王爷和黑狼部的人怎么也想不到,他们的计划会暴露得如此彻底。他们被我和巴图汗联手算计,最终兵败如山倒。哈桑王爷被擒,黑狼部首领也在乱战中被巴图汗斩杀。
兵变平息后,大汗看着被押解上来的哈桑王爷,又看了看我和巴图汗,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他知道,若非我和巴图汗早有察觉,他恐怕早已失去汗位,甚至性命。
“昭德阏氏,巴图汗,你们有功!”大汗沉声说道。
经过这次兵变,我在北戎的地位彻底稳固。大汗对我更加信任,甚至将一部分军政大权交由我辅佐巴图汗。巴图汗也因此战功,被大汗正式立为储君。
数年后,北戎大汗驾崩。巴图汗顺利继承汗位,成为新一代北戎大汗。而我,则成为了北戎的汗后。
我用我的智慧和勇气,不仅在大梁与北戎之间建立了真正的和平,更在北戎王庭,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权力。我不再是父皇不舍得远嫁的女儿,也不是妹妹代嫁的牺牲品。我成为了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,影响两国格局的强大女性。大梁与北戎的边境,在我的斡旋下,数十年未曾燃起战火,百姓安居乐业。我用我的一生,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公主,何为真正的家国大义。
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,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